就业指导 | 大学生如何防范就业诈骗
- 分类:校内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9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求职者倚重的应聘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会转向网投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浏览公司信息,看好后点击发送简历就可以等待回信。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环节,以高薪等诱惑待遇为虚假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
就业指导 | 大学生如何防范就业诈骗
【概要描述】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求职者倚重的应聘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会转向网投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浏览公司信息,看好后点击发送简历就可以等待回信。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环节,以高薪等诱惑待遇为虚假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
- 分类:校内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19
- 访问量:0
大学生应聘常见陷阱
陷阱一:暗度陈仓之身份信息泄露
因为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求职者倚重的应聘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会转向网投简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浏览公司信息,看好后点击发送简历就可以等待回信。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环节,以高薪等诱惑待遇为虚假诱饵,吸引大量求职者投递简历。
诈骗分子要求求职者在简历中,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邮箱、家庭信息等隐私,这在求职者看来十分正常的情况,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落入诈骗分子陷阱,这些身份信息被骗子利用,后续可能会衍生其他的网络电信诈骗。
陷阱二:以招聘之名诈骗钱财
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聘的时候巧立名目要求应聘者交一定费用包括入职保证金、押金、体检费、服装费、介绍费等,钱到手后溜之大吉,或者之后再找各种理由说应聘者不符合要求不予录取,已交的各项费用也概不退还,表面上看是招聘,实际上是以招聘之名诈骗钱财。
这种诈骗方式虽然原始,但却最为常见,骗子一般选择在火车站、汽车站或者工业区等人流或企业密集的地方,摆摊招工,声称可以介绍到待遇优厚的大公司上班,然后收取各种费用,一旦拿到钱后就会以各种理由推脱然后直接消失再换一个地方进行诈骗。
这种骗局现在又从线下搬到了网上,但套路基本一致,先发布网络招聘广告,用高薪等方式吸引人,留的联系方式大多仅有一个QQ号码或微信号,等你联系上他后,他就会通过QQ或微信告诉你所谓的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如果这时你对这个工作动心了,接下来就是一系列让你交钱的套路了,什么职位介绍费、认证资料费、平台审核费、体检费等都要求你直接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或者通过骗子发来的支付二维码扫码支付,交费到最后,你在哪个环节醒来,骗子就会在哪个环节消失。
陷阱三:瞒天过海之贷款培训
根据许多求职网友爆料,许多看似正规的实体公司打起了岗前培训费的主意。公司仍旧以高薪的名义吸引大量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趁机提出岗前培训需缴纳高额培训费,声称是为了防止新人跳槽,后期将返还培训费,还美其名曰“技术服务返还费”。对于那些没钱交培训费的求职者,公司则推荐他们使用网上的贷款软件来贷款缴费。
实际上,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岗前培训合同是以培训机构与学员的名义签订,培训后公司并不会录用学员,且拒绝返还服务费,合同上那些高薪、保证就业等诱人条款成了一纸空谈。而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
陷阱四:高薪酬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在某网站上发布虚假招工信息,以入职快、高薪酬为诱饵吸引事主前来求职,随后虚构商户身份,以此展示公司实力哄骗受害人“上钩”,在与受害人签订虚假工作合同后,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应聘者缴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应聘者去哄骗他人。不法分子以高额的回扣引诱更多的应聘者加入他们的组织,作案手法极其隐蔽。
陷阱五:“皮包公司”虚假招聘
某些企业使用虚假信息注册多家公司,承诺待遇优厚,等到了发工资时,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还骗走了求职者保证金之类的费用。
求职者在应聘之前不妨先在工商局网站中查询一下招聘公司的信息,如公司注册时间、注册资金等信息,提前做好维权准备,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致毕业实习的同学们:
1、慎重对待外出面试
要对应聘单位作详细了解,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在外出参加单位面试时,应将面试地点及时间、对方及自己的联系方式、行程安排等信息告知家长和学校(尤其是辅导员、同学),并保持联系。应选择在应聘单位办公地方和正常上班时间接受面试,并通过对方的办公电话进行核实。
2、警惕传销等非法组织
要特别加强对传销组织的警惕,如遇到某个单位(甚至是某位很好的朋友、同学、亲人)对你非常主动,把加盟后的前景说得异常振奋人心,并要求介绍朋友或同学一同加入时,则要注意被骗而涉足传销。
3、不要轻信所谓的电话面试
如条件允许,毕业生可进行实地考察,或委托在当地的亲戚朋友、同学进行实地考察,面试时最好结伴前往。对于公司给出的联系方式是手机号的单位信息要格外加以注意。
4、警惕校园贷陷阱
如有企业或培训机构借承诺或推荐高薪岗位,要求学生接受“职业培训”,而“培训费”通过信贷公司借款,遇到这种情况,毕业生应高度警惕,谨防上当。
5、警惕收费陷阱
如招聘单位承诺的报酬非常优厚、职位级别较高的,毕业生要提防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一旦发现招聘单位有欺诈等违法行为,毕业生应马上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6、保护好个人隐私
个别不法单位通过虚假招聘获取毕业生个人信息,并蓄意诈骗,毕业生应保护好个人信息,尤其是家庭电话、家庭详细情况等。
7、正确选择求职渠道
一定要多利用学校、政府提供的招聘平台和信息,对于网络招聘或其他非正式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应该注意调查其真实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 2020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iced.